这个夏天有这样一群青年怀揣着对正义的憧憬、对法律的信仰来到河南新郑法院开启了一场实习成长之旅。
时光匆匆,暑气渐浓,转眼间,七月已悄然走向末尾,参与实习的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各项学习任务,六周的实践学习也即将画上句点。7月25日上午,这场充实的实习之旅迎来了总结与欢送的温馨时刻,河南新郑法院召开郑州西亚斯学院法学院实习总结暨实习生欢送会,为这段难忘的实习时光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会议由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高魁主持,西亚斯法学院高玉侠副院长、师丽娟、朱伟婷老师及 18名实习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总结会上,实习生们踊跃发言,分享了实习期间的收获与感悟,并对新郑法院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以及领导、同事们的悉心指导表达了诚挚感谢。实习生们表示,通过亲身参与审判辅助工作,近距离感受法官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增强了对司法职业的认同感,锻炼提升了法治思维和司法实践能力,今后将继续夯实基础、积累经验,心怀法治理想,坚定法治信仰,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执行局实习生 黄基航
在执行局实习期间,我深刻理解了“执行难”的深刻内涵。这里有申请执行人的急切期盼与焦虑;有被执行人身处困境,无法履行义务的心酸;也有不同部门间协调的复杂流程,这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解决执行难不仅需要法律的刚性,更需要策略、耐心和社会各方的协同。这段珍贵的实习经历,让我对民事执行的各种法律制度、措施有了直观、深入的理解,填补了课堂学习的空白;文书写作、信息查询、系统操作、沟通协调、证据意识等能力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通过实习,亲身参与法治实践,目睹法律的力量与局限,也坚定了我们未来投身法律事业、为法治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薛店法庭实习生 刘月昊
初到薛店法庭,我曾因这里的朴素而心生讶异,经过实习,我很快明白这朴素的背后是“人民至上”的务实与坚守。实习期间,我从编排页码触摸民生百态,到旁听庭审、请教庭长,再到尝试起草判决书,在姗姗姐等前辈的指导下,我逐步掌握法律适用与“司法为民”的艺术。六周实习时光转瞬即逝,我舍不得这份在实践中成长的机会,特意申请延长实习。这里的每一个案件都是生动的教材,每一次指导都是宝贵的财富。这段经历让我明白:真正的法律素养,不在华丽的辞藻里,而在解决群众难题的实践中;司法的力量,不在气派的建筑里,而在基层工作者俯身为民的坚守中。
民二庭实习生 李奉岳
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司法工作的严谨与温情。从立案登记到证据交换,从庭前调解到宣判送达,每个环节都需遵循严格的程序规范,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性。而法官在调解时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法律条款等,这些细节让我意识到,法律不仅是冰冷的规则,更是温暖人心的力量,程序正义的背后,是对人性尊严的尊重与守护。实习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职业素养的不足,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更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沉稳冷静的应变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心。实习期间,我逐步学会用“职业思维”解决问题。六周的磨砺让我完成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担当”的转变,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走上法律职业道路的决心,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一庭实习生 王怡
为期六周法院实习即将结束,这段在法院的经历,像一本厚重的法律实践手册,让我从课本里的法条走向了真实的司法现场,也让我对“公平正义”四个字有了更具体的理解。这段时间里,我见过当事人因为纠纷着急的模样,也见过案件解决后他们舒展的眉头,这些瞬间让我懂得,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守护生活的温度。实习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无论走到哪里,这段在法院的实习经历都会提醒我:保持敬畏,坚守初心,用专业守护公正。
诉讼调解对接中心实习生 余湘钰
刚来实习时我干的都是订卷、扫描、盖章、打和解笔录等这些我认为的简单的“小事”,上手后才发现其中学问不小。订卷要按时间顺序排好材料,证据、调解记录缺一不可,老师说“卷宗是案件的档案,半点马虎不得”;扫描文件得保证清晰度,因为这些材料可能要存档或给当事人看;盖章要对准位置,这枚红章代表着司法公信力;打和解笔录更得字斟句酌,看似机械的录入,其实是在固化有法律效力的约定。这段时间,我不仅学会了技能,更懂得了“小事”的价值。司法工作就藏在每本订好的卷宗、每份清晰的扫描件、每页准确的笔录里。老师们的认真让我明白:严谨是把每个细节做到位,责任是对经手的每件事负责。
西亚斯法学院高玉侠副院长及师丽娟、朱伟婷老师对新郑法院给予学生的实习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照表达了感谢,表示学校将继续与新郑法院保持院校合作,充分发挥司法实践优势和学术资源优势,加快法治人才培养。
高魁主任代表院党组对同学们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表示祝贺,对同学们在实习期间的辛勤付出给予充分肯定,并特别感谢郑州西亚斯学院与新郑法院的长期紧密合作。他欣慰地表示,同学们在实习中既收获了知识、丰富了思维能力,也深切感受了法院氛围。他希望这段实习经历能成为大家宝贵的人生财富,将收获的经验转化为学习路上的助推器,学以致用,早日成为社会精英。最后,他寄语同学们,在未来要坚定政治立场与法治信仰,坚持知行合一,早日成长为法律精英,为国家法治事业添砖加瓦。也盼望同学们常“回家”看看,带着这份正能量在更广阔的天地绽放光彩。